Monday, October 11, 2004

為何不是2047?

如果你還未看《2046》, 而又打算將會看的話, 這篇文章, 最後待你看罷電影後才閱讀好了.

(這篇文章其實一早寫好, 本投稿報章去了, 但過了多日, 仍未見刊登, 應該是失敗了, 只好在這裡讓他重見天日.)

《基本法》保證了香港回歸後五十年不變,那剛好是2047年。王家衛偏偏卻選了這個不變承諾完結前的最後一年:2046,作為電影名稱。為什麼?

主角周慕雲是個報紙專欄作家,《2046》是他創作的科幻小說,講述有一班可以開往2046年的列車,載人們到達2046的國度,在那裡可以找回失落了的記憶。但是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不是真相,因為從來沒有人從那裡回來告訴過大家。木村拓哉飾演小說的男主角,他到了2046,以為愛人會在那邊等他,結果卻讓他失望而回。

他是不是找不到愛人?還是愛人沒有他所預期的不變?還是他和愛人一起了,卻沒有勇氣跟她走向2047,面對一個不確定的將來?我們不確定。但是木村拓哉既然從2046出走,這就說明了,那個所謂的不變的未來世界,並非他想像中的美好。對於這個只懂沉醉於過去的主角,他既然不能面對任何異於過去的改變,就只好帶著傷痛,重回時光列車,寧可跟車上的冰冷機械人相愛。

「2046」的好處在於它的不變,保存了美好的過去。對於周慕雲,「2046」是跟舊愛人蘇麗珍(張曼玉飾演)歡愉過的房間號碼,象徵著過去的美麗時光。所以,「2046」雖然是未來,但準確來說,它只是對過去的投射,是重見於未來的昔日花樣年華。「過去」失落了,「當下」痛苦,只好憧憬「未來」;但是這個「未來」只是線性時間上的定義罷了,並沒有敞開可變的內容,而只是對過去的複製。

回歸以後,很多人都談論香港的未來。但不幸地,香港有很多周慕雲,對於未來的憧憬,只停留於對過去的複製,希望香港真的五十年不變,在未來的時間,延續過去的風光。尤有甚者,過去社會上的權貴們,更設法讓他們的特權不變,讓他們的既得利益不變,讓香港的殖民社會本質不變。把過去不斷複製,一直到2046,然後,香港最好就冰封起來,永遠去不了2047。他們沉醉在2046,根本沒有興趣探究2047。

周慕雲終於有勇氣把小說名字改作《2047》,寄給日本的靖雯。靖雯卻嫌小說結局太悲慘,希望他可以改一下。周慕雲拿起筆,想改,但銀幕上卻打著文字:「一小時後」、「十小時後」、「一百小時後」,鏡頭上的他始終下不了筆,一動也不動。對於2047,他顯得無能為力,寫不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

畢竟,只懂埋葬記憶,而沒有好好處理過去的人,不會有能力想像未來。所以,只有2046,而沒有2047。

香港人,你有勇氣寫一部《2047》嗎?

後話: 剛寫完這個post後兩小時, 就收到報章的電郵, 說明天會刊登這篇文章, 真是的!!

5 Comments:

At 6:01 pm, Blogger DoA said...

寫得很好,我也認為值得刊登。

又,投稿方面你有可心得?哪份報紙的機會大點之類?

 
At 9:45 am, Blogger  said...

其實我也沒什麼經驗. 但是我知道明報, 信報會收文化稿, 蘋果卻只收政論稿. 錢, 好像蘋果多一點. 明報還未給我稿費哩!!!

 
At 9:50 am, Blogger DoA said...

我也以為明報/信報的機會大一點。

 
At 7:23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真的寫得非常好
想不到這齣電影可與香港的政治和社會聯繫~

其實我並沒有看過這齣電影,亦沒有打算看這齣很有可能是極之沉悶乏味的文藝片

知道這是一部不賣座的電影時,並不奇怪~

不過你這篇文章, 的確有為它畫龍點精之感~

 
At 11:10 am, Blogger  said...

多謝你.

坦白說, 純粹論這套電影, 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 還是阿飛正傳最好.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