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1, 2004

為何不是2047?

如果你還未看《2046》, 而又打算將會看的話, 這篇文章, 最後待你看罷電影後才閱讀好了.

(這篇文章其實一早寫好, 本投稿報章去了, 但過了多日, 仍未見刊登, 應該是失敗了, 只好在這裡讓他重見天日.)

《基本法》保證了香港回歸後五十年不變,那剛好是2047年。王家衛偏偏卻選了這個不變承諾完結前的最後一年:2046,作為電影名稱。為什麼?

主角周慕雲是個報紙專欄作家,《2046》是他創作的科幻小說,講述有一班可以開往2046年的列車,載人們到達2046的國度,在那裡可以找回失落了的記憶。但是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不是真相,因為從來沒有人從那裡回來告訴過大家。木村拓哉飾演小說的男主角,他到了2046,以為愛人會在那邊等他,結果卻讓他失望而回。

他是不是找不到愛人?還是愛人沒有他所預期的不變?還是他和愛人一起了,卻沒有勇氣跟她走向2047,面對一個不確定的將來?我們不確定。但是木村拓哉既然從2046出走,這就說明了,那個所謂的不變的未來世界,並非他想像中的美好。對於這個只懂沉醉於過去的主角,他既然不能面對任何異於過去的改變,就只好帶著傷痛,重回時光列車,寧可跟車上的冰冷機械人相愛。

「2046」的好處在於它的不變,保存了美好的過去。對於周慕雲,「2046」是跟舊愛人蘇麗珍(張曼玉飾演)歡愉過的房間號碼,象徵著過去的美麗時光。所以,「2046」雖然是未來,但準確來說,它只是對過去的投射,是重見於未來的昔日花樣年華。「過去」失落了,「當下」痛苦,只好憧憬「未來」;但是這個「未來」只是線性時間上的定義罷了,並沒有敞開可變的內容,而只是對過去的複製。

回歸以後,很多人都談論香港的未來。但不幸地,香港有很多周慕雲,對於未來的憧憬,只停留於對過去的複製,希望香港真的五十年不變,在未來的時間,延續過去的風光。尤有甚者,過去社會上的權貴們,更設法讓他們的特權不變,讓他們的既得利益不變,讓香港的殖民社會本質不變。把過去不斷複製,一直到2046,然後,香港最好就冰封起來,永遠去不了2047。他們沉醉在2046,根本沒有興趣探究2047。

周慕雲終於有勇氣把小說名字改作《2047》,寄給日本的靖雯。靖雯卻嫌小說結局太悲慘,希望他可以改一下。周慕雲拿起筆,想改,但銀幕上卻打著文字:「一小時後」、「十小時後」、「一百小時後」,鏡頭上的他始終下不了筆,一動也不動。對於2047,他顯得無能為力,寫不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

畢竟,只懂埋葬記憶,而沒有好好處理過去的人,不會有能力想像未來。所以,只有2046,而沒有2047。

香港人,你有勇氣寫一部《2047》嗎?

後話: 剛寫完這個post後兩小時, 就收到報章的電郵, 說明天會刊登這篇文章, 真是的!!

Friday, October 08, 2004

後備

摩連迪斯可謂史上其中一個最慘情的球員. 球技了得, 士哥頻頻, 但皇馬竟然要他長居後備. 上年借往摩納哥, 打出成績, 在歐聯賽事更倒戈打敗皇馬, 一雪不得志的屈屈. 皇馬見他表現出色, 要他回巢, 大家以為皇馬痛定思痛, 定會給他更多正選機會, 但原來皇馬心理變態, 叫他回來, 不是叫他踢波, 只是送張免費球票給他, 安坐後備席, 欣賞皇馬的七條煙表演. 有魯爾加朗拿度, 摩連迪斯要做後備都情有可緣, 但當朗拿度受傷, 正選竟然是奧雲而不是摩連迪斯, 就足見皇馬是有心"玩"他了.

不過, 不知有多少球員可能比摩連迪斯更慘, 我們連他們的名字也叫不出. 你會是其中一員嗎?

你每天都依教練的吩咐, 準時開操, 訓練異常投入, 滿身是汗. 人家吃飯了, 你說要加練, 少吃半小時又如何? 訓練完畢, 你說未夠喉, 又要加操, 練多一小時才可以收工. 球員們夜晚去蒲, 你說不必了, 寧願早點休息, 好保持狀態. 到比賽的日子來臨, 正選的名單再次讓你失望, 但你沒有氣餒, 在場邊積極熱身, 只待教練一聲號令, 就入替正選. 果然, 真的有球員受傷了! 你望向教練, 準備以堅定的眼神去回應他的邀請. 但你的期望落空了, 因為教練說要鞏固防守, 叫你忍耐一下. 不久, 球隊落後了! 你以為可以上陣, 為球隊追平, 但殊不知, 你卻告之不能配合教練心中的戰術部署, 又輪不到你. 最後, 球隊終於反先了! 你心想, 教練總可以讓我落場試試腳吧, 但想不到, 那新來的十八歲小伙子卻已脫去外套, 準備入場了, 教練說, 總要給新人機會嘛. 這樣, 換人名額滿了, 你再一次只能做坐上客, 教練過來, 苦口婆心叫你繼續好好練習, 等待下一場比賽來臨, 總有機會的! 你只能報以生硬的微笑.

摩連迪斯總叫曾經能證明自己的實力, 但你就連證明自己的機會也沒有. 久而久之, 你不接受也不行了, 自己其實真的未曾努力, 水準未夠班, 技不如人, 於是只好繼續努力操練自己. 一天, 你照照鏡, 看見幾根白頭髮, 但好像一場正式比賽也未踢過, 卻要宣佈掛靴了.

Sunday, October 03, 2004

實驗

友人修讀心理學課程, 要交功課, 邀請我參與實驗習作, 扮演一個陌生人, 跟一個兩歲小女孩玩耍, 讓友人可以觀察女孩的行為.

起初, 女孩的媽媽也在, 一起玩. 不久, 待我加入後, 女孩的媽媽就俏俏走了. 小女孩最先不以為然, 也樂意跟我玩, 但當她發現不見了媽媽, 就大哭起來. 教會傳道人發現, (實驗的場地就是我的教會)不忍心看見女孩哭得要死, 就介入了, 抱起小女孩, 安慰她, 邊說: "太殘忍了". "實驗"就這樣子被破壞了.

事後, 小女孩的媽媽跟一些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都說, 傳道人太緊張了, 不應該介入. 小朋友, 哭一哭, 就沒事了, 破壞了正經事. 當時, 我也覺得他們說的對.

但是, 反省過來, 我蠻贊成傳道人的做法.

因為整個過程, 我們為了實驗的目的, 出賣了小女孩的感情. 我們是否真的有權利, 利用一個人的情感, 為我們服務? 縱然實驗的目的是善意又如何? 換轉了我們是小女孩, 我們又會有什麼反應?

這令我想起多年前我的一宗"惡行".

那年教會團契的退修營由我負責, 地點是東涌的渡假營. 最後一天晚上, 我們到了東涌市中心吃飯, 晚飯過後, 就要回營地舉行晚會. 但是回營地途中, 我們才發現一個女團友不見了.

起初, 我們只以為她去了買東西之類, 但是等了很久, 也不見她, 打她的手提電話又接不通, 我們才開始急了. 我們決定, 兵分兩路, 一隊人回營地等, 另一隊人繼續在市中心找.

時間不斷的過, 女團友始終沒有出現. 有弟兄姊妹開始祈禱, 希望她平安無事. 大家都不由自主的向壞的方向去想. 我們急得要命.

一個小時多, 女團友突然出現. 她回來, 卻沒有說為什麼突然失縱了.

她在眾人面前坐下來, 先發言的卻是我.

我跟大家說, 剛才大家經歷的, 就是我為大家預備的"晚會"內容了. 大家呆若目雞. 我解釋, 女團友的失蹤, 其實是我跟籌委們所佈的局, 目的是讓大家經歷一次"愛弟兄姊妹"的實驗.

聽罷, 沒有人懂得回應. 各人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剛才眾人付出的緊張, 憂累, 擔心, 原來只是一個實驗! 有人情緒控制不了, 放聲大哭. 有人面對不了我和籌委們, 憤然離開了會場.

到那個時候, 我才知自己犯了大錯, 但是, 卻不能挽回了. 我出賣了弟兄姊妹的感情, 就算我的動機有多善良, 又有什麼用? 我仍然是欺騙了他們, 利用了大家的真情.

那一晚, 過得很長.

翌日, 我和籌委們跟大家道歉, 承認好心做壞事, 做了天下間最愚蠢的行為. 過了個多星期, 大家的情緒才慢慢平息, 真正原諒了我們.

那一次之後, 我告訴自己, 以後不要再犯同樣錯誤: 人的情感, 玩不得.

今天的實驗, 讓我再次反省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覺得這個小孩的實驗, 跟我的"惡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可能就是, 我們根本不當小孩是個真正的人看待, (正如英文裡, baby的代名詞是it一樣道理) 所以, 小孩的情感, 利用一下, 也無妨.

p.s. 友人,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請告訴我.


Friday, October 01, 2004

瑣事幾則

1.
看到新聞, 說長毛在國慶儀式上, 趁董建華致辭時, 大喊"平反六四, 還政於民". 事後, 警務處長李明逵說: "應該在適當場合做適當的事", 面露微笑, 有點老師教導頑劣學生的味道.

原來, 討伐殺人犯, 還死難者清白, 都是要談"適當不適當"的... 這個"適當不適當", 我希望我永遠也學不會...

2.
讀了一則跳樓新聞.

一個失婚婦人跳樓, 殊不知, 她跳下去, 死不了, 卻跌在下一層人家的露台上, 只受了輕傷. 露台女主人望出窗外, 發現受了傷的婦人, 立刻意會到她可能是從天台跳樓下來, 誤墮這裡. (或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所以女主人有此聯想).

女主人問: "你跳樓?"
失婚婦人: "我跳左啦!"

笑片一樣.

3.
今天明報世紀版, 有一篇文章叫"選舉, 勁歌, 頭條", 作者叫"榮燕". 原來, 那個"榮", 就是我. "燕"就是我碩士班的舊同學. 事緣上星期, 我和燕跟一位朋友吃飯, 席間討論起選舉來, 他回家後, 就把討論內容寫成了這篇文章, 還用了我們二人的名字作筆名.

這事令我記起, 中二時的我也曾成功投稿明報, 是一幀漫畫. 現在, 我還記得內容, 是一個醫生, 把一個電掣誤當為耳診器, 把病人電死了.

中二的我, 已經有點兒變態.